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

一、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

        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。做好政府工作,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统筹推进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,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新发展理念,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,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、扩大高水平开放,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,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,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,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,统筹推进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工作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进一步稳就业、稳金融、稳外贸、稳外资、稳投资、稳预期,提振市场信心,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,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。

        (一)2019年工作目标

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%6.5%;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,城镇调查失业率5.5%左右,城镇登记失业率4.5%以内;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%左右;国际收支基本平衡,进出口稳中提质;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,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控;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,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;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,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%左右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。


        (二)2019年工作原则

        要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,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,实施就业优先政策,加强政策协调配合,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

       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。适度提高赤字率。

        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。

        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。就业是民生之本、财富之源。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。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。

        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在“巩固、增强、提升、畅通”八个字上下功夫。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,更多运用市场化、法治化手段,巩固“三去一降一补”成果,增强微观主体活力,提升产业链水平,畅通国民经济循环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        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,精准发力、务求实效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强化底线思维。精准脱贫要坚持现行标准。污染防治要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重点任务。


        (三)处理好三对关系

        一要统筹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,凝心聚力办好自己的事。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,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。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,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,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、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,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。

        二要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,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坚决避免发生系统性、区域性风险。

        三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,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。


二、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

        (一)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,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。

        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。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,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。深化增值税改革,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;保持6%一档的税率不变,但通过采取对生产、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,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,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、税制简化方向迈进。

        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。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,各地可降至16%

        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。减税降费直击当前市场主体的痛点和难点,是既公平又有效率的政策。

        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。改革完善货币信贷投放机制,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。

        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债券作用。合理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。

        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。对招用农村贫困人口、城镇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的各类企业,三年内给予定额税费减免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,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,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。


        (二)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着力优化营商环境

        以简审批优服务便利投资兴业。要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,推动“非禁即入”普遍落实。今年,要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“证照分离”改革,推行“最多跑一次”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。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,公正监管是公平竞争的保障。推进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跨部门联合监管,推行信用监管和“互联网+监管”改革。

        以改革推动降低涉企收费。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,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。


        (三)坚持创新引领发展,培育壮大新动能。

        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。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,加快建设制造强国。

        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。深化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,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汽车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,壮大数字经济。

        提升科技支撑能力。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,强化原始创新,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

        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。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。落实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等税收优惠政策。


        (四)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,持续释放内需潜力。

        推动消费稳定增长。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,增强消费能力。落实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。

        合理扩大有效投资。落实民间投资支持政策,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。


        (五)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,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。

        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。重点解决实现“两不愁三保障”面临的突出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。

        扎实推进乡村建设。

        全面深化农村改革。


        (六)促进区域协调发展,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。

        优化区域发展格局。制定西部开发开放新的政策措施,落实和完善促进东北全面振兴、中部地区崛起、东部率先发展的改革创新举措。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,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。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。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。大力发展蓝色经济,保护海洋环境,建设海洋强国。

        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。


        (七)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,大力推动绿色发展。

        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,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。

        持续推进污染防治。

        壮大绿色环保产业。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,加快解决风、光、水电消纳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。


        (八)深化重点领域改革,加快完善市场机制。

        加快国资国企改革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,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,建立职业经理人等制度。依法处置“僵尸企业”。深化电力、油气、铁路等领域改革,自然垄断行业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,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。

        下大气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。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,鼓励、支持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。按照竞争中性原则,在要素获取、准入许可、经营运行、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,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。

        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。


        (九)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,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。

        促进外贸稳中提质。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。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。改革完善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扶持政策。

        加大吸引外资力度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,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,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。

        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。办好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。

        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。中国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,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。中国秉持互利合作、共赢发展,一贯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。


        (十)加快发展社会事业,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。

        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,抓紧解决城镇学校“大班额”问题,发展“互联网+教育”,促进优质资源共享。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。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,办好民族教育、特殊教育、继续教育。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。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。

        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。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,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,一半用于大病保险。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,报销比例由50%提高到60%。抓紧落实和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,尽快使异地就医患者在所有定点医院能持卡看病、即时结算。

       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。

        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大力弘扬奋斗精神、科学精神、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,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。扎实做好2020年奥运会、残奥会备战工作,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、冬残奥会,办好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。

        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。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,推广促进社会和谐的“枫桥经验”,构建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。


2019年政府其它工作要求:

        新的形势和任务,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各级政府要树牢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深入推进简政放权,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坚持依法全面履职。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,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,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

        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。扎实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,持之以恒纠治“四风”。强化审计监督。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法律监督、监察监督和人民监督。

        切实强化责任担当。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,成就中国人民的幸福与追求,还得长期不懈地干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“一国两制”、“港人治港”、“澳人治澳”、高度自治的方针,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《告台湾同胞书》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,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“九二共识”,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。

阅读672